异染色质,从染色体到蛋白质
Ⅰ 异染色质的概念
Ⅱ 两种异染色质
Ⅱ.1 结构性异染色质
Ⅱ.2 兼性异染色质
Ⅲ 异染色质的性质
Ⅲ.1 异染色质的固缩性
Ⅲ.2 异染色质DNA晚期复制
Ⅲ.3 异染色质DNA的甲基化
Ⅲ.4 异染色质组蛋白呈低乙酰化
Ⅲ.5 异染色质组蛋白在赖氨酸9上的甲基化
Ⅲ.6 异染色质无转录活性
Ⅲ.7 异染色质不参与基因重组
Ⅲ.8 异染色质呈聚集状态
Ⅳ 异染色质化的因素
Ⅳ.1 大量的串联重复
Ⅳ.2 DNA的甲基化
Ⅳ.3 组蛋白的低乙酰化
Ⅳ.4 H3-K9的甲基化
Ⅳ.5 HP1蛋白
Ⅳ.6 核内RNA
Ⅴ 异染色质的功能
Ⅴ.1 HC在核域组织中的作用
Ⅴ.2 HC在着丝粒功能中的作用
Ⅴ.3 HC在基因抑制中的作用(表观遗传调控)
Ⅵ 异染色质疾病
Ⅵ.1 结构性异染色质疾病
Ⅵ.2 兼性异染色质疾病
Ⅶ 结论
染色质的定义
在真核生物中,与原核生物相反,DNA以一种称为“染色质”的核蛋白复合物的形式而组成,该复合物带有遗传信息。它位于细胞核中,并由几个独立的实体组成,即染色体。
异染色质的概念
1928年,基于组织学观察,埃米尔·海茨(Emil HEITZ)将异染色质(HC)定义为在细胞间期核中看起来极为浓缩且颜色暗淡的染色体片段。实际上,染色质由纤维缠结组成,其直径不仅在细胞周期内变化,还取决于观察到的染色体区域。
活性常染色质由缠绕在组蛋白H2A,H2B,H3和H4的同型二聚体上的纤维组成,该纤维的直径与核小体的双链DNA片段相对应。在无活性的常染色质中,由于组蛋白H1,这种纤维可以将自身缠绕成螺旋状。通过与非组蛋白的相互作用(拓扑异构酶II,支架蛋白2,核纤层蛋白等)进一步构成。关于如上所定义的异染色质,其组成纤维更紧密地凝结并且通常看起来由聚集体组成。它涉及许多其他蛋白,包括HP1蛋白(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异染色质蛋白1)。
异染色质有结构性HC和兼性HC两种类型,它们所含的DNA略有不同。卫星DNA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异染色质的稳定性或可逆性质、多态性及其染色特性。
表1:结构性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的不同点
尽管存在上述差异,但结构性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具有非常相似的特性。
实际上,这就是定义异染色质的原因,它应用于结构性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这种高的缩合度使其具有很强的嗜酸性,一般来说,它们对DNAse 1和其他限制酶而言是难以接近的。
各种核苷酸类似物的加入表明,结构性和兼性异染色质的DNA都在后期复制。异染色质的后期复制一方面是由于其高度的缩合导致复制机不易得到DNA模板,另一方面是由于其在外围核域中的位置,而该域的活性元素含量很低。
组蛋白可能会对其氨基末端进行翻译后修饰,这可能会影响染色质的遗传活性。
直到最近才发现组蛋白H3赖氨酸9(H3-K9)的甲基化参与结构性和兼性异染色质基因组的异染色质化过程。
对各种生物的研究表明,结构性异染色质确实在分裂间期期间有聚集的趋势。
异染色质聚集的这种趋势似乎与卫星DNA序列的存在密切相关,但也可能与其他额外序列有关。
一些研究已经表明无论是结构性或者兼性异染色质在异染色质形成的过程中多种因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不同的观察结果表明,大量拷贝的DNA序列的串联重复本身足以指导异染色质的形成。这样的重复序列可以通过形成特征结构而使染色质更大程度地压缩。这些结构可以被特定的蛋白质(例如HP1蛋白质)识别,而这些蛋白质又可以指导更高阶染色质的形成。
转基因的大量重复并不能全部导致转基因的转录失活。串联重复诱导的沉默似乎与存在原核基因组的DNA序列有关,该序列富含CpG岛,可能被甲基化。因此,串联重复序列的碱基组成可能在异染色质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图1:DNA甲基化诱导组蛋白去乙酰化,这是组蛋白在异染色质和被抑制的常染色质中的特征修饰。
MECP2特异性地与甲基化DNA结合,并招募能去乙酰化组蛋白的HDAC(Ac=去乙酰基;Me=甲基;MeCP2=甲基-CpG结合蛋白2;HDAC=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我们已经看到,组蛋白的低乙酰化是沉默染色质的特征,无论是否为异染色质。 因此,通过加入曲古抑菌素 A阻止组蛋白的去乙酰化来诱导组蛋白的超乙酰化,从而导致染色质结构更松散。
组蛋白H3K9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最近已证明其不仅在结构性异染色质中而且在失活X染色体上都参与异染色质化过程。负责该甲基化的酶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UV39H1。
图2:组蛋白H3-K9甲基化诱导DNA甲基化,这是异染色质或抑制性常染色质中DNA的特征修饰。
SUVAR39H是一种甲基转移酶,特异性的使组蛋白H3的赖氨酸9甲基化。这种甲基化作用为异染色质蛋白HP1创造一个结合位点使其获得一个DNA甲基转移酶,能够使DNA中CpG岛甲基化。(Me=甲基;Methyl H3-K9=组蛋白H3赖氨酸9上的甲基;HP1=异染色质蛋白1;DNMT=DNA甲基转移酶)
HP1蛋白在异染色质的结构中确实具有特殊作用。通过对果蝇位置效应(PEV效应)变异的研究,以及对果蝇和小鼠转基因的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些蛋白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转基因被抑制,不是由于着丝粒效应,而是由于其存在多个拷贝,HP1蛋白也被发现与抑制的染色质相关。
HP1蛋白似乎是异染色质形成的重要环节,并且可能具有染色质域组织者的作用。这些蛋白似乎能够识别由重复DNA序列的配对或者缔合而产生的特定结构。此外,由于有了染色质结构域(CD)和染色体阴影结构域(CSD),它们能够与大量其他蛋白质建立二级相互作用。
长期以来异染色质在人类基因组中的确切作用一直是个谜,因为其频繁的多态性似乎没有任何功能或表型作用。
Ⅴ.1 异染色质在核域组织中的作用
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着丝粒含有大量的异染色质。有人认为,着丝粒区异染色质对于姐妹染色单体的聚合是必须的,它允许有丝分裂染色体的正常分离。
据推测,事实上,着丝粒区异染色质可以通过增加组蛋白变体CENP-A的局部浓度,并通过促进复制过程中CENP-A而不是组蛋白H3的结合而形成一个单独的结构。
Ⅴ.3 异染色质在基因抑制中的作用(表观遗传调控)
基因表达可以控制在两个水平:
顺式失活机制:
染色体重排后,常染色体区域可与异染色体区域并列。在重排去除了保护常染色质的某些正常屏障的情况下,异染色结构能够顺式传播至相邻的常染色质,从而使其中包含的基因失活。在果蝇的位置效应变异(PEV)以及小鼠的某转基因的失活中都观察到了这种机制。
反式失活机制:
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某些活跃的基因可能被转移到一个异染色质的细胞核中,从而导致它们变得不活跃。这种机制已经被提出用来解释在淋巴细胞核中发现IKAROS蛋白和控制表达的基因以及着丝粒区异染色质。
这些疾病通常是细胞分化过程改变的结果。
- 它们可能是原发性的,如ICF综合征或Roberts综合征。
ICF综合征与免疫缺陷、中心体不稳定和面部异常相关。这是一种罕见的隐性疾病,与DNA甲基转移酶和DNMT3B基因突变有关。特别是富含G-C的卫星DNAs Ⅱ和Ⅲ被去甲基化,这可能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异常分离,形成多个放射状图形,缺失,微核等。
- 它们可能是后天的,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都发现了涉及DNA或异染色质蛋白的组成性异染色质异常。
总之,尽管异染色质显然是无定形的并且在细胞核的外围被隔离,但是它似乎在基因组的组织和功能中具有绝对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主要介绍了与异染色质相关的特征,无论是组成性还是兼性。 我们已经表明,组成型异染色质的性质与兼性异染色质的性质没有根本区别。 因此,似乎很明显,兼性异染色质化涉及的机制是表观遗传机制,此机制与抑制常染色体的机制相同。
赵生斌~Sheng Xiao
Atlas of Genetics and Cytogenetics in Oncology and Haematology 2024-04-19
异染色质
Online version: http://atlasgeneticsoncology.org/teaching/20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