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白血病,实体瘤,遗传性肿瘤


Contributor(s)

Written 2024-04-19 朱明星~Sheng Xiao
苏州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Abstract

I-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II-实体瘤

III-易患肿瘤的疾病


Content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简介

I-骨髓增殖性疾病(MPD)

1.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3. 特发性骨髓纤维化

4.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5. 非典型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CML)

II-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

1. 简介

2. Del(5q)与骨髓恶性肿瘤

III-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1. 简介

2. 第一类:具有重现性细胞遗传学易位的AML

3. 第二类:混合型AML(mAML)

4. 第三类:继发性AML

5. 第四类:其他AML,形态和免疫分型

IV-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 简介

2. t(4;11)(q21;q23)

3. 其他11q23(MLL)

4. t(9;22)(q34;q11)

5. t(12;21)(p12;q22)

6. t(8;14)(q24;q32)和t(2; 8)(p12;q24)和t(8;22)(q24;q11)变体

7. 14q11重排

8. B细胞或T细胞

9. 其他

10. Domino游戏

V-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增生性疾病

1. 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2.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3. T细胞


简介

恶性血液病可分为:

根据临床过程:

- 慢性白血病

- 急性白血病

根据细胞起源:

- 淋巴细胞:B或T

- 骨髓粒细胞:

  • 骨髓增生综合症:数量异常。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质性异常。
  • 急性髓性白血病(或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根据主要部位:

- 白血病:起源于骨髓;流入外周血。

-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侵入骨髓和血液。

      根据细胞遗传学,细胞学和病理学以及恶性细胞的免疫表型对白血病进行分类。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方法取代了FAB对白血病的分类。


I- 骨髓增殖性疾病

骨髓增生:骨髓谱系的定量异常。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特发性骨髓纤维化(无源性髓质化生)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非典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疾病)

I.1.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 涉及多能造血祖细胞的恶性单克隆过程(故涉及大多数谱系)。

• 脾肿大,白细胞计数高,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外周血中未成熟细胞,白细胞碱性磷酸酶低,骨髓扩张以及中性粒细胞谱系增加。

• 预后:慢性期,随后是爆炸性危机,以急性转化结束;在最近采用抗酪氨酸激酶(甲磺酸伊马替尼)疗法之前,中位生存期约为4年。

• 染色体异常:

  • t(9; 22)(q34; q11)。
  • 22号染色体看起来更短,被称为费城染色体(注为Ph)。
  • ABL1(Abelson,9q34)癌基因的一部分与另一个特定DNA序列的癌基因BCR(断点簇区域,22q11)的一部分发生易位->产生融合基因5'BCR-3'ABL。
  • 正常ABL的mRNA为6k至7k碱基,产生145k Dalton的蛋白(酪氨酸激酶),具有低酶活性。
  • 融合基因5'BCR-3'ABL的mRNA8.5 kb,可产生210 kDa的蛋白质,具有:1)蛋白激酶活性增加;2)与正常ABL相比,半衰期延长。
  • 在一定百分比的情况下,存在变异/复合体易位(例如:t(1; 9; 22));在某些情况下核型甚至看起来可能是正常的(“ Ph - CML”);但是,分子技术已证明,无论有多少不同易位,融合基因5'BCR-3'ABL始终存在(否则,不是CML!)。
  • 因此,在CML中t(9; 22)易位是特定的变异。但是,这种异常并非特异性异常,因为它在ALL或罕见的AML病例中也可能发现。
  • 额外异常:通常,这些异常在急性转化期时出现,但他们也可能会出现在诊断时。主要是:+ Ph,+8,i(17q),+19,-7;最常出现; 这些额外的异常现象反映了各种亚克隆中的克隆进化。


克隆进化概念



其他骨髓增生综合征:

I.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 主要为红细胞系;中位生存期:10至15年。

• 有2/3到100%的情况下,JAK2(9p24)V617F突变->构成分子的激酶活性。

I.3. 特发性骨髓纤维化(或不明性骨髓化生)

• 脾上皮化生进行性骨髓纤维化; 存活率变化很大(3至15年)。

• 在50%的情况下JAK2突变。

染色体异常:

• 罕见的诊断现象:del(20q)或+8或+9或del(13q)或1q的部分三体。

• 在急性转化过程中经常发生:异常是在常见AML或继发性白血病中首先发现。

I.4.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 主要为巨核细胞系;生存期10年;罕见染色体异常。

• JAK2突变在ç到ù的情况下。

I.5. 非典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融合基因,涉及:

1- PDGFRB(5q33)或FGFR1 (8p12),与膜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在PDGF或FGF存在时二聚化;在信号转导中起作用;和

2-伙伴。

+/-非霍奇金淋巴瘤(涉及FGFR1)->表明可能与干细胞相关。




II-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II.1. 简介

骨髓增生异常:细胞看起来“ 怪异”,发育不良。

根据FAB分类:

o 难治性贫血,无过度胚泡(RA)

o 难治性贫血伴母细胞过多(RAEB)

o 环状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RARS)

o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ML)

o 非典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见上文)

o 无法分类的骨髓增生异常

o 除了: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参见继发性急性白血病)。

染色体异常:

• del(5q)/ -5

• del(7q)/ -7


• + 8

• 各种结构重排。

II.2. Del(5q)与骨髓恶性肿瘤


      这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最常见的结构重排;del(5q)具有给定的临床和血液学特征。

在此我们将这三张图片概括为:

1-“ 5q-综合征”,在MDS中,del(5q)是唯一的核型异常;

2-具有del(5q)和其他核型异常的MDS;以及

3-只有或无del(5q)的AML。

临床:

1- 5q-综合症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75%的病例分类为难治性贫血(RA),15%为RA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

-在环境中接触有毒物质的可能性。

-治疗:支持;预后:良好。

2- 带有del(5q)的 MDS :新发的MDS和治疗相关的MDS(在事先接触烷化剂的情况下,有或没有放疗);RAEB或RAEBT(白血病转化中的RAEB);CMML(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预后:不良;中位生存期:10-12个月。

3- AML仅有del(5q)占20-25%,或者无del(5q)。

-表型:新发AML和治疗相关的AML;FAB的所有子组,主要是M2 AML。

-有15%治疗相关的AML表示事先接触过烷化剂(有或没有放疗)。

-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3个月。

      2008年1月,人们发现了编码核糖体蛋白的 RPS14(5q33)在5q-综合征中起主要作用。


III-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或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

III.1. 简介

骨髓前体的大量增殖;在成熟细胞中有裂孔,未成熟细胞进入血液。

新的WHO / OMS分类替代并完善了FAB分类(M1至M7)。

FAB:

M0:未分化

M1:未成熟的骨髓细胞

M2:成熟的骨髓细胞

M3:早幼粒细胞

M4:骨髓单核细胞

M5:单核细胞

M6:红白血病

M7:巨核细胞

WHO:

第一类:- 具有复发性细胞遗传学易位的AML

第二类:- 多谱系AML(mAML)

第三类:- 继发性AML

第四类:- 其他AML,形态和免疫分型

染色体异常的预后价值+++。

III.2. 第一类:AML伴重现性细胞遗传易位

III.2.1. t(8; 21)(q22; q22):

o 大部分是 M2

o 小儿AML中最常见的异常;在儿童和成人中可见:平均年龄30岁。

o 预后:大多数情况下完全缓解(CR)(90%);但是复发很频繁;中位生存期:1.5岁(成人)至2岁(儿童)。

o RUNX1基因(别名:AML1,CBFA2)( 21q22),与造血细胞成熟有关的转录因子;与CBFB形成异二聚体;杂合基因的形成;RUNX1伙伴基因:RUNX1T1(8q22)。


III.2.2. t(15; 17)(q25; q21):

o 确诊为M3 AML

o RARA(17q12)基因(视黄酸受体,α),与造血细胞成熟有关的转录因子;杂合基因的形成;RARA伙伴基因:PML(15q22)。

o 预后良好(与其他AML相比)。

o 最近的分化疗法(全反式维甲酸)可改善预后:80-90%的病例可完全缓解。


III.2.3. inv(16)(p13q22):

o 确诊为M4eo-AML

o CBFB(16q22)基因,T细胞转录因子,(与RUNX1形成异二聚体,见上文);杂合基因的形成;CBFB伙伴基因:MYH11(16p13)。

o 良好的预后:中位生存期为5年。


III.2.4. 11q23重排:

o M4,M5,双表型急性白血病

o MLL (11q23)涉及:转录调节因子(阴/阳?),调节HOX基因表达(除其他外)。->造血作用和胚胎发生调控;与伙伴基因形成杂合基因。

o 各种重排,其中包括t(9; 11)(p22; q23),t(11; 19)(q23; p13.1),MLL的部分重复,...

-t(9; 11)(p22; q23):

  • 表型:M5最常见(尤其是M5a),M4;使用反拓扑异构酶II药物(表鬼臼毒素,蒽环素,放线菌素D)进行从头治疗AML和治疗相关AML。
  • 预后:大多数新发AML病例为CR;预后可能比其他11q23白血病好,新发的中位生存期约为4年;继发性AML病例的预后很差;MLL伙伴基因:MLLT3。



MLL搭档基因


III.2.5. 注意:WHO在其“第一类”中有数百种染色体重排未列出;例如: t(9; 22)(q34; q11) (在AML中非常罕见;融合基因BCR-ABL1,预后较差)。

III.3. 第二类:多系细胞异形AML

      该类别存在多系细胞异形(例如,与仅影响早幼粒细胞的t(15; 17)相反)。

染色体异常:

• del(5q)/ -5


• del(7q)/ -7

• + 8

• 3q31-3q26重排:

-表型:AML,通常以MDS开始;MDS;CML中出现的额外变异:t(9; 22),血小板增多。

-预后:中位生存期仅为4个月。

- EVI1(3q26):EVI1和MDS1-EVI1可能在器官,细胞迁移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杂合基因的形成;伙伴基因:RPN1(3q21)。


• 其他 ...

III.4. 第三类:继发性AML

III.4.1. 引言

“继发性”指接触毒素后复发(例如:化学疗法,放射疗法,职业性暴露(苯),放射线,吸烟)。

染色体异常:

 长期(年)接触烷基化剂

 del(5q)/ -5,

  del(7q)/ -7。

短期(通常是几个月)接触抗拓扑异构酶II

11q23(MLL)重排,

21q22(RUNX1)重排,

其他重排

预后很差。

III.4.2. 白血病治疗中的 11q23重排:

注意:新发白血病中也经常发现 11q23重排

o 表型:这些与治疗有关的骨髓增生异常(t-MDS)或与治疗有关的白血病(t-AL)表现出可变的表型:

-在MDS病例中为CMML或RAEBñT;

-AML最常见(主要是M4或M5a,有时是M1,M2,M5b),

-ALL(和双表型白血病),通常很少见CD19 +;多是t(4; 11)。

o 病因:据认为,与治疗相关的白血病中的11q23重排主要是在用抗拓扑异构酶II(鬼臼素)或插入的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蒽环素)治疗后发现的,与一些21q22重排有关。实际上,它们也可能在烷基化剂治疗/放疗后发现。前期的癌症是可变的:乳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病,白血病,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

o 流行病学:继发性白血病中t(11; 19)(q23; p13.1)高达30%,t(9; 11)10%或 更多,t(4; 11)5%和t(10;11)5%:总之,11q23白血病中有5至10%与治疗有关;从婴儿期到老年期,这些11q23在复发白血病均有发现。

o 临床:第一次癌症过后,第二次白血病发生之前的潜伏期通常很短(中位数为2年),但变化很大,并且可能不取决于所接受的治疗类型;但是,与-5 / del(5q)或-7 / del(7q)相关的第二次白血病相比,它通常更短。

o 预后很差,与其他与治疗有关的白血病一样。在最近的一项出色研究(n = 40)中,只有80%的患者获得了缓解,一年内复发了。中位缓解时间为5个月。

III.5. 第四类:其他AML,按细胞形态和免疫分型分类

AML M1至M7,根据FAB分类+ M0(未分化)和双表型急性白血病(AML + ALL)


IV-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ALL)

IV.1. 简介

• B或T淋巴细胞的前体大量增殖,

• 免疫表型(CD,Ig)可以识别与恶性过程有关的谱系以及恶性细胞的成熟程度

• 细胞学一方面使ALL1和2区分,另一方面使Bur3型细胞与ALL3区分。

• -> MIC分类(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可以定义给定预后对象。

• 所有这些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

染色体异常:

IV.2. t(4; 11)(q21; q23)

• 未成熟的(CD19 +) B细胞。

• 多发于儿童期,尤其是在儿童早期(例如,1岁之前的先天性白血病);

• 预后很差(中位生存期低于1年),治疗是骨髓移植; 11q23中的MLL基因和4q21中的AF4 基因; 杂合基因的形成。



IV.3. 白血病中的其他11q23重排

• 表型:

初发和治疗后的白血病;AML和ALL分别代表一半的情况;剩余5%是MDS;有时双表型白血病;与治疗有关的白血病中的11q23重排占11q23病例的5-10%。

-MDS:最常见的是RA或RAEBñT

-AML:一半情况下为M5a,M4(20%),M1或M5b(各10%),M2(5%);

-ALL:大多数B细胞,L1或L2,在B-ALL病例中CD19 +占60%,CD10 + 占35%;极少数情况下是T-ALL(小于1%);

• 流行病学: 25%为婴儿(小于1岁)病例;儿童和成人分别占病例的50%;总之,11q23的重排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常见的; M / F = 0.9(NS)

• 临床:器官肿大;中枢神经系统频繁介入(5%);高白细胞(40%情况下高于50 x 10 9 / l)。

• 一般预后很差;根据易位,表型,年龄以及白血病是新发还是继发性而变化。

• 细胞遗传学:

- t(4;11)(q21;q23):1/3的典型病例。

- t(6;11)(q27;q23):5%的病例;大多数;儿童和年轻人;男性占主导地位。

- t(9;11)((p23;q23):典型病例;骨髓谱系。

- t(10;11)(p12;q23):5%的病例; M4或M5 AML;有时ALL;从婴儿和孩子成人病例(罕见)。

- t(11;17)(q23;q21):罕见; AML;(Q23,Q21);在M3 AML中不与 t(11;17)(q23;q21)相混淆。

- t(11;19)(q23;p13.1):5%的病例;M4或M5 AML最常见;新发和治疗有关的AL;成人为主;19p13.1涉及的基因是ELL转录激活因子。

- t(11; 19)(Q23; p13.3):5%的病例; ALL,双表型AL和AML(主要是M4 / M5);治疗有关的AL;有时存在T细胞ALL,这些T细胞病例是t(11; 19)仅有的预后极好的病例。多见于婴儿(50%)和其他儿童(20%)或年轻人中;19p13.3涉及的基因是MLLT1,一种转录激活因子。

-已经描述了各种其它鲜为人知的11q23重排。



IV.4. t(9; 22)(q34; q11)

• B细胞。

• 预后很差。

• BCR和ABL1;P210为一半,P190为另一半。

IV.5. t(12; 21)(p12; q22)

• 小儿B细胞ALL CD10 +

• 流行病学:小儿B谱系ALL的15%至35%。

• 预后:所有情况下均为CR;预后似乎很好。

• 细胞遗传学:t(12; 21)经常未被发现。

• 介于以下两者之间的杂种基因:ETV6(12p13)(一种转录调节剂)和RUNX1 / AML1(21q22)(另一种转录因子)。

IV.6. t(8; 14)(q24; q32)和t(2; 8)(p12; q24)和t(8; 22)(q24; q11)变体

• L3-ALL和Burkitt淋巴瘤(成熟的B恶性细胞)的病理学;

• 目前为止,预后仍然很差,新疗法伴随着更好的结果。

• 存在8q24的MYC; 14q32中的免疫球蛋白重链( IgH),2p12中的轻链K( IgK)和22q11中的L( IgL);这些易位将致癌基因MYC置于免疫球蛋白转录刺激序列(B谱系中的活性物质)的调控下,导致其过表达。注意:没有杂交基因。

IV.7. 14q11重排

例如:t(11; 14)(p13; q11),t(8; 14)(q24; q11) 和t(10; 14)(q24; q11)

• T细胞。在14q11中,T细胞受体(TCR D和A)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这些易位在T细胞受体转录刺激序列的调控下设置了各种致癌基因(T系中有活性,B系中无活性;由于这些T细胞激活序列在B细胞中处于睡眠状态,B细胞中的这种易位将保持沉默),导致过表达。注意:没有杂合基因。

IV.8. B细胞/ T细胞


t(8; 14)(q24; q11)MYC / TCR

T细胞



t(8; 14)(q24; q32)/ t(2; 8)(p12; q24)/ t(8; 22)(q24; q11)

MYC / Ig

B细胞


IV.9. 其他:

- del(6q) ,超倍体 (低于50; 超过50); 他们的预后很好。

还有预后好的白血病!:

- dic(9; 12)(P13; P13) :童年期CD10 + ALL; PAX5(9p13)/ ETV6 (12p13); 杂合基因 ;预后良好。


IV.10. Domino game


V-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 慢性淋巴增生性疾病

V.1. 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CLD)

•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

- 在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

- + 12,del(13q),del(11q)(ATM),del(17p)(TP53)。

• 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11; 14)(q13; q32)。

• 伴绒毛淋巴细胞的脾淋巴瘤:t(11; 14)(q13; q32),del(7q),+ 3…

• 多发性骨髓瘤:恶性单克隆浆细胞增殖。

V.2.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 +12, +3, del(6q)

• 滤泡性淋巴瘤(FL):

o 小裂解细胞:预后良好。

o t(14; 18)(q32; q21) BCL2和IgH; 免疫球蛋白基因增强子刺激BCL2的表达;BCL2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

o 或:3q27重排 :涉及转录因子BCL6;BCL6的易位伴侣不限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因此,伴侣基因与BCL6融合。

• 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 3q27(BCL6)重排。

• 伯基特淋巴瘤(BL) (见上文)

• 套细胞淋巴瘤 t(11; 14)(q13; q32)(CCND1/IgH);免疫球蛋白基因增强子刺激CCND1的表达)。

•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t(11; 18)(q21; q21)(BIRC3/MALT1杂交基因)。

V.3. T细胞:

• T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瘤

• 蕈样真菌病/塞萨里氏综合症

•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o t(2; 5)(p23; q35) ; NPM(2p23)和 ALK (5q35)之间的杂交基因。

o 或ALK +变体(与另一个伙伴)。

o ALK是膜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

o 注意:ALK也可能与罕见的实体瘤(炎性肌成纤维细胞瘤)的发生有关。而且,令人惊讶的是,杂合基因和融合蛋白在淋巴瘤和肌成纤维细胞肿瘤(例如5'TPM3-3'ALK)中可以是相同的。


实体瘤(简短总结)

I-肉瘤

II-含染色体易位的肿瘤

III-结直肠癌

IV-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


I-肉瘤

肉瘤:这是一个异质性很强的疾病,许多恶性肿瘤,通常难以达到诊断;然而,这些肿瘤中有许多表现出特定的易位。这对诊断确定很有帮助。

一些例子:

I-1.  脂肪瘤: HMGA2(12q15),高迁移率基团基因,非组蛋白,结构因子,优先结合DNA螺旋小沟中富含AT的序列的重排 。

I-2. 脂肪肉瘤:MDM2 扩增(没有易位,也不需要MYC基因增强子的刺激);(位于12q15,MDM2与TP53 和RB1相互作用,抑制G1期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通常,邻近基因CDK4和HMGA2也可能被扩增和过表达。

I-3.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见上文)。

I-4. 胚胎横纹肌肉瘤:11p15杂合性丧失(IGF2,H19,CDKN1C的功能??);复杂的核型。

I-5. 肺泡横纹肌肉瘤:特异易位t(2; 13)(q35; q14); PAX3(2q35,与增殖,分化,凋亡相关的转录因子)和FKHR(13q14)。变异易位:t(1; 13)(p36; q14):PAX7(1p36)/FKHR。


I-6.  尤因氏肿瘤/原发性神经直肠真皮肿瘤(PNET):源自神经脊细胞的小圆形细胞肿瘤(难以诊断)。

-t(11; 22)(q24; q12)FLI1 / EWSR1和变异易位均与 EWSR1有关。

-EWSR1与RNA结合;阻遏物。


II-癌

II-1. 可能有特定的易位,例如:

- 甲状腺乳头状癌:RET(10q11,酪氨酸激酶受体)及其伴侣融合基因。


- 乳头状肾细胞癌: TFE3(Xp11,转录因子)和伴侣融合基因。


- 分泌性导管乳腺癌(罕见,但由于一个t(12; 15)(p13; q25)导致ETV6 / NTRK3融合基因),在先天性中胚层性肾瘤,先天性纤维肉瘤,甚至更令人惊讶是一个急性白血病中也出现了易位。

II-2. 大多数情况下,核型很复杂,且仍然难以理解。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和CGH阵列特别有用。


III-结直肠癌模型

      右侧结肠中的二倍体形式RER +(复制错误+)是零星的,没有杂合子(LOH)丢失,几乎没有TP53和APC突变。

      具有LOH 5q,17p,18q,p53突变的多倍体形式RER-,多见于左侧结肠,预后较差。

       ……结直肠癌也可能与某些易患癌症的疾病有关:

III-1.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特征是由于APC突变 (5q21),很早就有成百上千的息肉形成。CTNNB1被包括APC在内的复合物磷酸化,从而导致泛素-蛋白酶体降解CTNNB1。CTNNB1被认为是反式激活基因,可能刺激细胞增殖或抑制细胞凋亡。

III-2.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或林奇综合征:由于基因的种系突变,干预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错配的修复(MSH2和MLH1)。


IV- 乳腺癌模型/ 遗传性乳腺癌

 核型

  • 复杂,尚未了解。
  • 杂合性缺失(LOH)
  • HSR(均质染色区):-> DNA扩增。

涉及的基因:

- ERBB2(17q21上,膜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预后指标。ERBB2的过表达与肿瘤侵袭性有关。如果ERBB2扩增,则用赫赛汀治疗,

- HRAS,KRAS, NRAS(GTP结合的p21蛋白,信号转导),

- TP53,

- CCND1(与RB1细胞周期控制),

- FGFR1(8p11,膜相关酪氨酸激酶),

- BRCA1,BRCA2,

- PTEN(10q23,磷酸酶,PI3K / AKT通路的下调控因子,也与易患癌症的Cowden有关),

- ATM(请参见下文),

- MSH2,MLH1, PMS1,PMS2,MSH3,“错配修复”基因,

  等等。

5-10%的乳腺癌归因于遗传易感性,在以下方面具有遗传突变:

- BRCA1(17q21;复合作用:DNA修复复合物的一部分,转录调节器,细胞周期调节器,在凋亡中的作用…)

- BRCA2(13q12,由ATM磷酸化,与双链断裂反应有关)。

其他易患乳腺癌的遗传性疾病: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Li-Fraumeni综合征等…(见下文)。


Citation

朱明星~Sheng Xiao

Atlas of Genetics and Cytogenetics in Oncology and Haematology 2024-04-19

染色体,白血病,实体瘤,遗传性肿瘤

Online version: http://atlasgeneticsoncology.org/teaching/209232/